科技再次促進人類演化成智人
已經加入AI軍備競賽的參賽者,當我們戴上智慧眼鏡監控世界的那刻,別忘記同步安裝「人性安全閥」。我們已發現,AI工具是把雙刃劍,能讓我們三秒生成企劃案,也能讓我們忘記如何寫情書;另外,決策疲勞是新型健康高利貸,時間是AI用大量滅殺腦細胞涵養量所換來的;且資訊速食化正把知識建構成危樓,自以為是「精通」可能比無知更危險,面對這些生存悖論,AI原民該學習適時「數位排毒」,對抗被變相被科技控制,請保持人性與人類思辨權,微小七原罪若是人性原廠設定,那就在微曉時刻小小貪「罪」又何彷?有了工具,何須再當工具人,是人與工具的最大差別;那,智人與猿人,差在哪裡?

AI工具宣傳大使請注意:
請抬頭!各位低頭族黑猩猩(Hominini)當AI塞進智慧眼鏡時,就是我們再次演化成智人(Homo sapiens)時,讓AI代工、AI代駕、讓AI療癒、讓AI解惑都對,但AI不會主動為我們擋酒、不會主動為我們兩肋插刀、不會主動為我們付清帳單!AI工具就跟自慰套、自動假屌一樣,讓人愉悅滿足、快速解決需求,很爽但它依然是工具,打死都不用,是自己放棄使用所帶來的好處;用到本末倒置、甚至成癮,就會讓自己陷入「依賴症候群」,自我放棄談判籌碼與生存能力,畢竟人類腦不是隨插即用的USB、也沒有天生標配不斷電系統,AI即將更全面包附與照顧我們全方位生活時,沒有AI免疫力的黑猩猩會被淘汰,能用眼球下指令,而非眼球被綁架的人種,才能繼續生存,享受而非承受。

數位極簡主義不透支與支付健康高利貸
我們即將都是具有AI簡配的現代忍者,是否能升級成標配、全配、高級、頂級、至極之區,就看有多少錢了,技術能力、認知程度、社經地位、網路流量都直指經濟實力,用智慧眼鏡預測世界金融漲跌的瞬間、聲控智能家電預先打理的空間、各種AI工具代工所省下的時間,大腦都以高效工作波處理各種AI快速的反饋行動、身體都以高功應變各種AI所等待的下一步指令,但人的精氣神當下、當日、當周都是有限的能源,就算預支也無法承受長年或終生透支,當生活圈都是AI高頻運作服務時,記得千萬別被所有工具等待的下一步給奴役了,那是高危的決策疲勞高利貸,主「人」是可以決定何時再給指令的,給大腦回神發呆放空的休憩時間,不是懶惰原罪,那是原廠設定,畢竟AI可以為我們煮好咖啡,但它們無法替我們喝下那杯咖啡,那是人類特權;睡覺,也是特權!

一知半解屬於高度擴散的傳染型病毒
在這個「5分鐘學會量子物理」的膠囊學習年代,大量「一知半解」已構成整體性會傳染,且可能無法根治的變種病毒。當我們覺得自己三分鐘讀完一本書、三小時「精通」AI語言、三天工作後四天休閒時,就像高速行駛的高空電纜,若沒有扎實有力的基礎工程支柱與精密嚴謹的電路工程,搭乘起來是樂在其中?還是恐懼萬分?聽完一本書後,片尾總是說:「恭喜你又讀完一本書」,背後我們自己的定義又如何呢?若發出精英高校理解型考卷,真的敢說全融會貫通了嗎?真的敢說已取得夠用的資訊,能轉換成知識,能成為可變現的能力了嗎?還是被「催眠」獲得情緒性支持與鼓勵而已呢?

都是真心為了「你」好?
各種意見矛盾的資訊、各種真偽難辨的資料、各種不易秒懂的知識,以及各種刻意讓我們容易取得的消息,都將聯手建造虛擬幻像,若人腦無判斷力、思辨力、鑑賞力,就如同電腦無安裝防毒軟體,接收有毒資訊,中毒而不自知,協助歹毒挖礦作惡還以為做行善做公益,對家人這麼受用的雞湯,不廣發、不分享、不推薦,哪是「愛」!?你真的知道這則之所有你看到了,背後運作的目的?哪來的信心,它們都是真心為了「你」好?

AI時代綁架經濟學
AI只是過渡期,AGI也是飛速行駛,必將「彗星撞地球」!若沒有通過AI生存關,尚未享受到AGI所帶來的奇幻便利,可能已躺在高端病院中,等待高額高端醫療,或是在高檔安寧病房中,高朋滿螢幕,等待隨鶴高飛的那一高光時刻。AI就像很會傾聽、很能辦事、很有高情商、很會洩密的各種多功能偽情人,我們也知道您精心調教出的「完美情人秘書3.0」,他們不只服務我,也同時口惠我兄弟、情商我家人、協助我同事、提供數據給您勁敵!當我們發現有一天離不開它們時,已深陷溫柔信用、溫馨引導開卡進入VIP包廂的經濟綁定危機,他們背後媽媽桑絕對會做地起價,要我們按月包養、整年躉繳都不算啥,還會設計許多闖關遊戲、要求陪聊、賞大點高畫質、小框獨享、大框吃到飽專案,變相要求加薪、要紅包,不然就是不小心個資到國際「人蛇」集團手上,把我們賣給商家還算良善,若被黑手黨取得,將資料鎖上金鑰勒索贖金,那也是幾年前的大爛招了,道高一尺、魔高一丈,會怎樣等新聞囉!我不是AI黑道,無法預測也說不經準,馬後炮才知道,拍謝捏!

獨特的「七種原廠設定」
在這個數位化浪潮席捲的時代,我們提出了三項獨特的生存策略:設立「數位排毒日」以清空資訊過載,在ChatGPT面前保持適度倦怠,以及對著智慧眼鏡翻白眼時,先設定為不屬於肢體語言輸入。這些策略不僅是對抗科技新壓力的健康防線,更是對人性本質可傲驕、可擺爛的小任性發揮。當AI本該追求「更快、更高、更強」的極致效率,因為那是它們的原廠設定,人類就無須再要求自己高智商、超能力,反而可以刻意微怠惰,將時間浪費在微暴食、微色慾,愛何時對AI下指令就何時的微傲慢態度,對做地起價的背後集團媽媽桑感到微憤怒,也是一種獨自培養能力的不被制約的獨力美學。我們擁有獨特的「七種原廠設定」,包含微嫉妒、微貪婪都在可容許撒野的範圍內,享受微偏執時刻,正是我們與AI最珍貴、最寫實的差異,在科技藍光浪潮中,保持這份獨特七道光譜,落漆那也是人類專屬的不精準德性,人有非海量數據交換的能建構的群育社會,積極參與社會事務,服務人群,建構立己立人的社會。
關鍵字群
AI成癮, 科技依賴, 數位斷捨離、科技排毒、減少螢幕時間, 資訊超載, 認知疲勞, 大腦過度負荷, 數位工具濫用, 決策倦怠, 選擇疲勞, 決策壓力, 人性本質, 原始能力, 人類核心價值, 資訊暴食症, 資訊焦慮, 資訊過量, 數位資訊成癮, 膠囊速習陷阱, 淺層知識, 學習效率迷思, AI綁架經濟學, 科技壟斷, 人工智能控制, 七宗微罪韌體, 副作用, 數位時代挑戰, 現代生活困境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