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網站

行家起於態度,非終於路上的代表作

我們的價值觀何時開始「有就好」成主流?

· Just Opinion

認真就輸了

你喜歡店家所推出的餐點菜色,有就好,還是要道地美味?還是你也認為反正所支付的金額不高,CP值超高,算是賺到!因此服務上有就好,菜色上也是「有就好」?反之,在你的專業與崗位上,也是提供有就好的服務嗎?反正也沒有拿老闆、業主很多錢,提供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!精益求精者都是傻子!?提供更精緻、更周全或更適合客戶的服務,反正他們也看不懂,就無須浪費時間與精力,拿出本事還要更好、好還要更加細緻、好還要更加專業!?或者,在許多領域上,我們也不是達人,更不是鑑賞家,有時分辨不出來,堪用不壞掉、保證期間不出事就好,海沙屋、地溝油、事事而非的有禮客服應答,最後也都願意買單,誰叫我們所付出的花費也「有就好」的水準?你願意活在一個「有就好」的社會嗎?例如AI工具,有就好,不用花太多錢最好,這樣已經可以了;反正再多也用不上,多了解也沒有多大意義,是這樣嗎?

專業與完美哪有盡頭可言

「有就好」的心態阻礙個人與集體成長

有就好了嗎?很多人或許認為只要差不多,有就該知足了。若是如此,手機為何要連夜排隊買最新款的呢?反正打LINE就會通話,有就好了呀!若不是如此,為何我們自己提供他人服務時,會出現「有就好」的心態呢?收你這樣的廉價費用,還想怎樣!當客人時,無底限扮演奧客;當提供服務時,卻拿這樣的心態劃地自限,阻礙追求卓越的多種可能,在諸多面向上降低鑑賞力,難以敏銳捕捉細節與細緻美感。長期安於此「有就好」的習慣,在行家面前顯得貽笑大方,難以贏得相對的尊重與肯定。若是一群人組成的社會,集體心態就成為與世隔離的一道牆,阻擋群體自我突破的學習風氣與超越自我的力量,接軌國際流於口號、自我陶醉當年勇,成為容易自喜自滿的井底之蛙;反觀那些想盡辦法、打破固有局限的人,親友相勸:「何必把自己搞到這麼累!」成為大家口中的:「竹本口木子」,你屬於笨呆子嗎?

滿足平庸何必當拼命三郎?

「有就好」也很好

有就好,似乎也沒有不好啊。何必事事斤斤計較?不斷反思與突破,不就是過度努力嘛,演苦情給誰看?並不是想真正突破吧,他們是害群之馬,破壞群體潛規則,看似認真,不過就是孔雀開屏,求表現、贏得掌聲罷了!這年頭,真正要成功,不在於專業有多高,而在於他祖宗是否炒地皮,在於他是否投好胎、嫁對人,命也運也,就剛好站在風口的一隻豬,再再都證明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!」持續成長與超越自我,在夕陽慘業下、在全球經濟蕭條中,不都是自我催眠的屁話嗎?「要五毛給一塊」,你說奇怪不奇怪!「有就好」教我們知足常樂,不偷得浮生半日閒,疲於奔命是傻子;想要嚥下「勤能補拙」大力丸,也要秤秤自己八字是否有那個重量與份量。古今中外,拼到作古連汗青都沒留下一撇的好漢,多得是!這是你的觀點嗎?若是,「有就好」的有,可以下探到最低哪一程度呢?藥品療效有就好,想要藥到病除,夢裡什麼都有!

能安於現狀就不錯了,奮鬥沒本錢別想了!

「有就好!」成功入門心法

「有就好!」能幫助初學者減少心理障礙,讓我們更容易跨出嘗試的第一步。降低入門門檻,讓更多人輕鬆嘗試新事物,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學習能力。而且,低成本也讓更多人不必因經濟壓力而退縮。不僅能促進該領域的普及,也能激發更多人的熱情參與與創意貢獻,讓大家都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與成就感。真正的價值在於開始,而不是完美,這也是許多AI工具,提供免費基礎功能的初衷。但「有就好」,不會讓人經歷過高光時刻的感動;也不是三分鐘就能讀懂經濟學、五分鐘就能輕鬆成為設計高手的美學底蘊。這些都需要花氣力打好基礎,付出洪荒之力去打磨進修,必須下苦功蹲馬步、願意用歲月專精的學科與技術,真的已經到了機器人可以完全取代的年代嗎?人腦再努力也拼不過一小台電腦,唯有學會放鬆、放空、放下,才能真正放過自己!當真?

「有就好!」勇敢開始的價值

真正的快樂來自於真心投入與付出的心願

「有就好」的心態,阻礙我們勇敢迎接挑戰,扼殺平凡也能追求不凡的機會,也浪費生命中為建立更好的社會與未來而努力的可能性。「有就好」的魅力,在於讓起步變得簡單,簡易著手累積經驗、方便學習是為了培養專業,也透過彼此觀摩與交流,看到彼此的差異,從異中求進步、培養鑑賞力,並將其化為深入淺出的知識,在這一連串的優化過程,必然伴隨著挫折與瓶頸,太簡單就沒有真正挑戰後的樂趣,與成就解鎖的欣喜若狂的滿足。「有要更好」並不是一個必要的結果,而是人類享受學習過程的體驗。在努力中找到自己的價值,過程才是最寶貴的收穫;真正的快樂來自於真心投入與付出的心願,而非外在最終獲得的成就。

追求大眾不需要的深度毫無意義!?

人間一回都是過眼雲煙,大師也躲不過!?

一句讚美、一陣掌聲、一張證書、一座獎項,都是通往巔峰之路的不易與終身成就的見證。大師級的心態與功力,是歷經多少次千錘百鍊、在緊繃中再放鬆、在一生懸命後後再放空,在不期而遇的時刻,霎那感受到,不知何時已告別上一個「有就好」的階段,從而激發出再勇闖下一關的熱情與翻嶺目標。行家起於態度,非終於路上的代表作。

平凡就好,有必要折磨自己?

關鍵字群

有就好, 追求卓越, 精益求精, 服務品質, 社會集體心態, 個人成長, 低入門學習策略, 開始的重要性, 初學者心理障礙, 追求深度與專業, 職人精神, 滿足成就感, 挑戰自我價值, 生活中的不凡快樂, 追求卓越心態, 成績成果

簡易突破初學者障礙,享受追求卓越的過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