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假忍的自我虐戀帶來家庭危機
R幫主通過回憶,探討「忍」的多層意義。家庭中為維持和諧,親人常壓抑自我需求,甚至自我折磨,形成偽裝的忍耐。指出真正的忍耐如滴水穿石般溫柔而持久,能成就改變與成長。另一方面,過度的忍讓可能演變成操控與自我傷害,親情的透支令人痛心。學會知難而退、適時放手,才是真正的智慧。最後相信,上天會給予我們最需要的,提醒我們不要為微不足道的事浪費精力,懂得適時放手,才能迎來真正的平衡與幸福。

你常為家中和諧壓抑自我需求嗎?
「老頭子洗澡,那一處摸不到?開燈做啥阿!」話音未落,奶奶便關掉了廁所的燈,黑暗中,爺爺正泡在奶奶剛洗過的微溫涼水裡,這是我童年中一段深刻的記憶。家裡「總會有人」「飲」忍著,他們絕非弱勢,只因他們惦念著他人的感受。為了那所謂的和諧,總是先關掉自己的需求與感受,隨他、忍他、讓他,愁苦也懶得訴說。想想,誰又不是如此過日子呢?

滴水穿石是最溫柔的攻勢
忍到如同呼吸般自然,才發現滴水穿石是最溫柔的攻勢。昔日那以潑為名的小辣椒,竟然成了娘家和夫家不可或缺的賢內助;而那當年呼風喚雨的西楚霸王,不知何時變成了如今廣告中所描繪的新好男人,逢人自稱「妻管嚴」、逢場玩爾「怕老婆」,生怕江湖不知道他已經用盡一生洪荒之力轉型!想想,誰不是為了這樣的蛻變而來?不然下輩子又被派到同樣關主,「硬答」相同試題,留級一世將有多可悲阿!

操控的代價就是親情透支
忍多久方能穿石?總有人把「忍」字心上的那把刀,逼迫家人就範,剝奪他人的選擇自由。不如己意時,裝模作樣,大器成全裡包著哭哭啼啼的內餡,擔心那些無關痛癢的街坊說三道四,甚至不惜班神弄鬼,間接指責,若不謹尊召曰或懿旨,已落得怨聲載道,甚至命定家破人亡,上演自虐又虐心的情勒戲碼,這樣的假忍,根本無需穿石之日,早已被看穿;卻不自知勒索早已失效,源於親情早已透支!

學會知難而退的智慧
「忍」這齣長壽劇在我家族裡,藉著家人不同性格,詮釋出各種層次與風格的「忍」。而我自認率真,何必忍?不忍又如何?當我那「恃才傲物」的性格剛萌芽時,三年的冤屈大官司算是小小的警告;又自「瘋」「天之嬌子」,無論走到哪裡,總有人寵著、慣著、護著,只需不斷鞭笞自己求真、求知、求實,恃寵而驕,又何須「忍讓」?一路不忍、一子不讓的棋局裡,最終心力交瘁,只能臣服,學會知難而退。強顏歡笑度過新舊年交替的寒冬,「又耐我何」的代價竟是「無可奈何」!重新學習忍住曾經無法忍的、讓出原本不想讓的,笑看自以為的強勢,其實有多脆弱!曾經自以為無需忍耐,就能博來的驕傲與精彩,怎知道如此短效!想想,誰的課題不都是在學會那些過去不會、不屑、不敢、不要的事?

從傲嬌到學會忍與讓
過度的忍讓雖是維持和諧的手段,卻可能演變成操控與親情的透支,帶來傷痛與裂痕。真正的智慧在於學會適時放手、知難而退,平衡自我需求與家庭關係。只有懂得放下,才能迎來內心的平衡與真正的幸福,建立更健康且真誠的情感連結。「忍不住」的假忍與不讓,太微不足道,不值得浪費力氣。相信上天會賜予我們最需要的,讓我們勇敢面對,走向更美好的自己。

Key words
忍耐、家庭、和諧、回憶、自我轉型、自我反思、需求、性格、脆弱、人生課題